焊管行业处置僵尸企业方式为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
僵尸企业退出是焊管行业一道待解的难题。中钢协反映,近两年有的亏损严重企业一度停产;有的焊管企业想退出,但是退出通道没有打通,退出机制没有建立,退出政策仍然缺失;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考虑,仍要求企业维持生产;有的焊管企业资金链已断裂,却仍然退不出去。
钢铁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今年国家将集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可有效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速度,助推市场出清,为焊管行业未来发展腾挪出更多市场空间。
僵尸企业处置主要方式为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两种手段各有短长。破产清算是去产能的最有效措施,优点是速度快、效果明显,有利于焊管行业尽快减少过剩产能;缺点是处置难度大、阵痛大、社会成本高,对地方财政收入、相关产业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会带来一定影响。兼并重组则是调结构、去产能一举两得,在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结构调整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焊管产能;缺点则是耗时长、去产能的效果不直接。另外,在目前我国焊管行业不景气、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以及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占比过低的情况下,优势企业主动开展兼并重组的意愿和动力明显不足。
中央明确提出,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这一方面体现了标本兼治的国家意志,在去产能的同时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处置焊管僵尸企业需拿出壮士断腕的精神,承受阵痛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各方关切,高度重视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做到有序推进、积极稳妥。
解决焊管僵尸企业,从本质来讲是解决人和资产的问题。其次,僵尸企业清偿债务也是难题。此外,还存在地方稳定经济的难题。因此,处置僵尸企业,应加大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政策和资金托底,解决好职工安置和债务清算工作,以及地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快构建僵尸企业的退出和转型通道。
去产能将坚持焊管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的原则,强调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积极有序化解过剩产能,确保社会稳定;切实保障焊管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处置好企业资产债务。
- Q345B精密管市场矛盾没有激化、减产消息炒作等扰动之下会继续震荡调整2025-04-02
- 聊城无缝管行情不稳定也没有走出春节后创下的高点和低点的运行区间2025-03-05
- 产业端陷入短暂“空窗期” 螺旋焊管市场短期处于选择方向阶段2024-12-23
- 直缝焊管市场较为谨慎对价格难以起到较好的助推作用2024-12-04
- 20#无缝管市场整体的运行逻辑仍在于宏观预期乃至政策预期2024-11-06
- 45#无缝管市场需求略有回补整体景气值回升2024-10-14
- 当前Q345B精密管市场需求较为有限 跌价并未带动成交好转2024-07-15
- 资本投资预期走弱 聊城无缝管价格受到压制2024-06-27
- 螺旋管厂库存增加总库增加且累库速度小幅加快2024-06-18
- 低供应、弱需求下直缝焊管市场整体下跌风险不大2024-06-03